GB/T 50621-2010 8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发表时间:2025-07-17
访问量:
来源:中翔检测 分享:
GB/T 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于 2011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其第 8 部分聚焦于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在保障钢结构连接质量与整体稳定性方面意义重大。
这部分标准适用于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的检测。在各类钢结构建筑中,从高耸的摩天大楼到大型的工业厂房,高强度螺栓连接被广泛运用,其终拧扭矩的精准控制直接关乎结构安全。例如,桥梁钢结构的节点连接,若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不足,在长期承受车辆荷载与环境作用下,节点易松动,引发结构变形甚至坍塌。
检测前,检测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工程所使用高强度螺栓的型号、规格及扭矩施加方式。不同型号与规格的高强度螺栓,其设计扭矩值各异,施加方式也有区别,如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一般采用扭矩法、转角法施工,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则通过专用电动扳手终拧至螺栓尾部梅花头拧掉。这些关键信息是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基础。
依据标准,对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的施工质量检测,需在终拧 1 小时之后、48 小时之内完成。这是因为终拧 1 小时后,螺栓预拉力基本趋于稳定;而超过 48 小时,由于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变化)及材料自身特性影响,可能导致螺栓预拉力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真实性。
检测技术方面,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扭矩法和转角法。扭矩法借助扭矩扳手,直接测量螺栓终拧扭矩值,与设计要求扭矩值对比判断是否合格。操作时,扭矩扳手精度至关重要,需定期校准,确保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转角法是通过测量螺栓终拧过程中的旋转角度,结合初始拧紧角度,依据螺栓特性及设计要求判断终拧扭矩是否达标。此方法对施工过程记录要求较高,需准确记录初始拧紧角度等参数。
对于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主要通过观察螺栓尾部梅花头是否拧掉来初步判断终拧状态。但为确保连接质量,还需抽样进行扭矩检测。抽样时,应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检测时,采用专用电动扳手或其他具备相应功能的工具,测量螺栓终拧扭矩。
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严谨操作,如实记录检测数据,包括螺栓编号、检测扭矩值、是否合格等信息。若检测出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的实测值不符合设计要求,需及时分析原因,如螺栓本身质量问题、施工操作不当(扭矩施加不足或超拧)等,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补拧、更换螺栓等。同时,要用小锤敲击检查是否有松动的高强度螺栓,小锤敲击可凭借声音及手感初步判断螺栓紧固状态,对于疑似松动的螺栓,需进一步详细检测确认 。
GB/T 50621-2010 的第 8 部分为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在钢结构工程建设与维护中,严格执行该标准,能有效保障高强度螺栓连接质量,为钢结构的安全稳定运行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