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621-2010 9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发表时间:2025-07-12
访问量:
来源:中翔检测 分享:
9.1 一般规定
此部分明确检测目的,即评估钢结构涂装质量与防护效果,确保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有效保护钢材。规定检测范围涵盖建筑、桥梁等各类钢结构工程,无论新建、扩建还是既有结构。强调检测应在涂装施工各阶段适时开展,如涂装前表面处理、涂装过程及涂装完成后,保证全程质量把控。

9.2 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的检测
表面清洁度检测:采用目视比较法,对照标准图谱,如 GB 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的照片,判断钢材表面铁锈、氧化皮等杂质去除程度,确定除锈等级。像喷射或抛射除锈,Sa2.5 级要求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表面粗糙度检测:运用粗糙度仪测量,不同涂装体系对粗糙度有特定要求。例如,富锌底漆适宜的粗糙度为 40 - 75μm,粗糙度太小影响涂层附着力,太大易形成涂层空隙,降低防腐性能。
9.3 涂层厚度检测
检测仪器:使用磁性测厚仪检测磁性基体钢材上的非磁性涂层厚度,如常见的钢结构防腐涂层;采用涡流测厚仪检测非磁性金属基体上的非导电涂层厚度。
测点布置与测量:按构件类型、部位合理布置测点,大构件每 10m² 至少 3 个测点,小构件每个至少 3 个测点。测量时,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构件边缘、焊缝等特殊部位。对测量值进行记录与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最小值等,评估涂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涂层干膜总厚度,室外应为 150μm,室内应为 125μm,其允许偏差为 - 25μm。
9.4 涂层附着力检测
划格法:适用于涂层厚度不超过 250μm 的情况。用划格器在涂层上划出纵横间距为 1mm(涂层厚度≤60μm)或 2mm(60μm < 涂层厚度≤250μm)的方格网格,切割至钢材基体表面。然后用胶粘带粘贴在网格上,快速拉起,观察涂层脱落情况,依据 GB/T 9286《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评级,0 级为最佳,表明涂层附着力良好,无方格脱落。
拉开法:对于高附着力涂层或需精确测定附着力数值时采用。使用专门的拉拔仪,将拉拔头通过高强度粘结剂与涂层表面粘结,施加垂直拉力直至涂层从基体拉开,读取拉拔破坏时的最大力值,根据公式计算涂层附着力,单位为 MPa。一般钢结构防腐涂层附着力应≥5MPa。
9.5 防火涂层厚度检测
薄涂型防火涂料: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检测,每 2m 长度内至少测量 5 个点,记录测点厚度,计算平均值。薄涂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 85%。
厚涂型防火涂料:采用钢针插入涂层测量,每 2m 长度内至少测量 5 个点,测量涂层厚度,确保其满足设计耐火极限对应的厚度要求,厚涂型防火涂料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 80% 且厚度不足部位的连续面积的长度不应大于 1m,并在 5m 范围内不再出现类似情况。
通过第 9 章全面且细致的涂装检测规定,能有效保障钢结构涂装质量,提升钢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与安全性,为钢结构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