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462-2005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
发表时间:2025-07-30
访问量:
来源:中翔检测
GB/T 6462-2005《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于 2005 年 6 月 23 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同年 1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等同采用 ISO 1463:2003,替代了 GB/T 6462-1986 版本,在覆盖层厚度测量领域意义重大。
该标准适用于测量金属覆盖层、氧化膜层以及釉瓷或玻璃搪瓷覆盖层的局部厚度。不过,它并不适用于大件或贵重件的常规检测,因其属于破坏性检测。但它能够有效测量极小面积覆盖层的明显变化,比如麻点、裂纹区域等。
显微镜法测量覆盖层厚度的原理简单直观。在待测件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通过一系列工序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横断面。借助光学显微镜,在图像放大的情况下,使用校正过的目镜测微尺或高精度标尺(如游标卡尺等)测量覆盖层横断面的宽度,此宽度即覆盖层的厚度。由于覆盖层厚度通常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所以一般采用目镜测微尺进行测量。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化显微镜图像检测技术也应用到该领域,通过高分辨率 CCD 和 CMOS 摄像机将显微镜光学图像转换至计算机,再利用专用测量软件系统进行图像测量。
在实际测量流程中,取样环节至关重要。对于总面积有限的若干小件,若主要表面<1cm²,需对试件整个主要表面进行测量,测量次数由双方商定;若主要表面大于 1cm²,则在 1cm² 参比面测量,次数同样双方商定 。之后进行金相制样,将试样依次经过镶嵌、打磨、抛光、浸蚀等步骤,制备出符合要求的横断面,横断面必须垂直于覆盖层表面、表面平整、去除切割和制备引起的变形材质,且覆盖层横断面的两界面线清晰明晰 。在显微镜下测量时,沿规定的显微镜截面长度至少取五点,对于电镀层,此长度宜为 5mm;对于厚度均匀的覆盖层,长度可为 20mm(报告中应注明测量点分布的长度)。在关键的仲裁测量中,制备和测量都要进行两次。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需保证在 1 微米或真实厚度的 10% 中较大的一个值内能达到 0.8 微米的绝对不确定度,当厚度大于 25 微米时,不确定度为 5% 或更小;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能得到 0.4 微米的不确定度。
该方法具有直观、重现性好的突出特点,测量范围广泛,不受覆盖层厚度大小限制,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均可精确测量,适用面也较广,可测量多种电镀层、氧化膜以及釉瓷和玻璃搪瓷的厚度。但该方法具有破坏性,经测量的产品会报废,且测量水平与实验者个人技术关联较大。因此,该方法常用于仲裁,或检测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以及校验其它测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