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460-7566

经验多多年行业检测经验,致力于解决客户疑难

Years of industry testing experience

立即咨询

BS EN ISO 17638:2016 焊缝的无损检验 磁粉检验

BS EN ISO 17638:2016 于 2016 年 11 月 30 日由英国标准学会发布并实施,在中国标准分类中隶属 J33 焊接与切割,在国际标准分类里,与 19.100 无损检测以及 25.160.40 焊接接头相关。该标准对铁磁材料焊缝的无损检测意义重大,为保障焊缝质量提供了专业规范。

此标准主要针对铁磁材料的焊缝,包括热影响区的表面缺陷检测。像钢铁这类广泛应用的铁磁材料,在机械制造、建筑钢结构、压力容器制造等行业的焊缝检测中,该标准都能发挥关键作用。而且,不管是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常见焊接工艺,还是对接接头、角接接头等不同形式的接头配置,都能依据此标准进行磁粉检验。

其检测原理基于铁磁材料特性。当铁磁材料被磁化后,若焊缝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缺陷,缺陷处的磁力线会发生畸变,部分磁力线会从材料表面溢出,形成漏磁场。此时,在检测表面施加磁粉,磁粉会受漏磁场吸引,在缺陷处聚集,进而清晰地显示出缺陷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将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缺陷暴露出来。

在实际操作中,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对检测表面进行处理,去除油污、锈蚀、涂层等杂质,使表面粗糙度达到 Ra≤6.3μm,之后进行干燥处理,防止水分或油渍影响磁粉的正常流动。

磁化过程需要依据缺陷可能的方向和工件形状来选择合适方式。周向磁化,即通电法,让电流穿过工件,产生环形磁场,能够有效检测纵向缺陷,可通过直接通电装置或穿棒法实现。纵向磁化,也就是线圈法,借助线圈或磁轭产生纵向磁场,适用于检测平板、焊缝等的横向缺陷。而复合磁化同时施加周向和纵向磁场,能检测任意方向的缺陷,满足复杂结构和工况的检测需求。

施加磁粉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直接喷洒干燥磁粉,利用磁粉与工件颜色的对比,适用于检测表面较为粗糙的焊缝。湿法将磁粉悬浮在水或油等载液中进行喷洒,灵敏度更高,更适合光滑表面的焊缝检测。

完成上述步骤后,检测人员需仔细观察磁粉的聚集情况,以此识别缺陷,并做好详细记录。不过,该标准并未明确缺陷的验收等级,在实际应用中,相关验收标准可参考 ISO 23278 或依据具体产品、应用标准来确定。

热门动态

百科科普

免费获取检测报价

一站式检测服务,让您无忧

服务咨询热线电话:181-2460-7566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