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460-7566

经验多多年行业检测经验,致力于解决客户疑难

Years of industry testing experience

立即咨询

ISO 17638:2016 焊缝的无损检验 磁粉检验

适用范围与基本原理

该标准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表面缺欠。其原理基于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若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缺欠,会引起磁力线畸变,进而吸附施加的磁粉,形成可观察的磁粉显示,直观呈现缺欠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检测前准备

资料收集:需获取母材和焊接材料类型、焊接工艺等详细信息,以便确定合适的检测参数和方法。同时,要明确专用检测工艺规程、无损检测人员认证要求及检测覆盖范围等关键事项。

表面准备:被检焊缝表面及相邻区域应清洁、干燥,无油脂、铁锈、氧化皮等可能干扰检测的物质,以保证磁粉能有效吸附在缺欠处。

磁化操作

设备选择:磁化设备需满足 ISO 9934 - 3 的规定,通用磁化要求遵循 ISO 9934 - 1:2015 第 8 章内容。不同类型的设备可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如使用磁轭可产生局部磁场,触头可产生周向磁场等,应根据焊缝形状、位置及可能出现的缺欠方向选择合适设备。

磁场强度:对于钢结构焊缝,切向磁场强度推荐在 2kA/m - 6kA/m(有效值)之间。合适的磁场强度是保证缺欠有效显示的关键,强度过低可能无法使缺欠产生足够磁力线畸变,强度过高则可能产生过多背景磁粉显示,干扰对真实缺欠的判断。

磁场方向:缺欠可检性与主轴线和磁场方向夹角密切相关。为全面检测缺欠,需保证磁场方向与可能的缺欠方向有合适夹角,必要时从不同方向磁化。同时,要确保检测区域有足够覆盖和重叠,避免出现检测盲区。

检测介质

介质类型:检测介质分为干粉和磁悬液。干粉适用于粗糙表面或高温环境,磁悬液则用于光滑表面,可提供更清晰的显示。两者都应符合 ISO 9934 - 2 的规定。

性能验证:使用前需将检测介质所得显示与已知且性能认可的介质所得参考显示对比,验证其性能,确保检测准确性。

观察与评定

观察条件:应符合 ISO 3059 规定,提供充足且适宜的光照条件,保证检测人员能清晰观察到磁粉显示。

评定标准:根据磁粉显示的特征,如形状、大小、密集程度等,依据相关标准或验收准则评定焊缝缺欠的性质、严重程度,判断焊缝是否合格。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检测机构名称、被检工件信息、检测日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详细内容,为焊缝质量提供可追溯的记录。

热门动态

百科科普

免费获取检测报价

一站式检测服务,让您无忧

服务咨询热线电话:181-2460-7566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