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54-2008
发表时间:2025-09-29
访问量:
来源:中翔检测 分享:
适用范围明确
该标准适用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中,体积分数为 0.1% - 100% 的铁素体含量测量。无论是在化工、食品加工设备制造,还是在建筑装饰等涉及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的领域,都能依据此标准进行铁素体含量的测定。
测量原理多样
磁性测量法:基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具有铁磁性,而奥氏体基本无磁性的特性。通过测量焊缝的磁导率或磁感应强度等磁学参数,依据预先建立的磁学参数与铁素体含量的对应关系,来确定铁素体含量。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快速,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金相法:利用金相显微镜对经过制备的焊缝金相试样进行观察。在金相组织中,铁素体与奥氏体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颜色特征。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铁素体在焊缝组织中的面积比例,再根据一定的换算关系,将面积比例转换为体积分数,从而得到铁素体含量。金相法测量精度较高,常用于对测量结果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试样制备严谨
磁性测量法试样:试样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油污、氧化皮等杂质。对于大型焊件,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局部打磨处理,以满足磁性测量仪器的检测要求。若焊件形状复杂,可能需要截取合适的小块试样进行测量,但截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因加工硬化等因素影响铁素体含量。
金相法试样:从焊缝部位截取试样,截取过程要保证不改变焊缝的原始组织状态。然后对试样进行镶嵌,常用镶嵌材料有环氧树脂等,以固定试样便于后续操作。接着依次进行粗磨、细磨和抛光,使试样表面达到镜面效果。最后进行金相腐蚀,使铁素体和奥氏体的组织形貌清晰显现,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测量步骤规范
磁性测量法:首先对磁性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测量精度。将校准后的仪器探头平稳放置在试样表面,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读取磁学参数值。根据预先建立的校准曲线或经验公式,将测量得到的磁学参数换算为铁素体含量。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应在试样不同部位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金相法:将制备好的金相试样置于金相显微镜载物台上,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使焊缝组织清晰成像。在显微镜视场内,采用网格法或面积分割法等方法,统计铁素体所占的面积比例。重复测量多个视场,计算平均面积比例,并通过特定公式将面积比例转换为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即为铁素体含量。
结果表示与报告完整
测量结果以铁素体的体积分数表示,精确到 0.1%。测量报告应包含测量方法、试样信息(如取样部位、焊件材质等)、测量数据及结果,以及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内容。完整规范的报告有助于对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解读和追溯,为焊接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GB/T 1954 - 2008 通过规范测量方法、试样制备及结果报告等环节,为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的准确测量提供了坚实保障,对提升相关行业焊接质量和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