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轻型组合货架承载性能 SB/T 10166-1993
发表时间:2025-10-20
访问量:
来源:中翔检测 分享:
金属轻型组合货架在仓储系统中承担着存储货物的重要功能,其承载性能直接关乎货架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依据 SB/T 10166 - 1993 标准,对其承载性能检测有着严谨且全面的规定。
检测准备
明确检测对象与标准:在进行承载性能检测前,需清晰确定待检测的金属轻型组合货架,了解其设计规格、额定承载等参数。严格遵循 SB/T 10166 - 1993 标准的各项要求,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准备检测设备:准备精度可靠的加载设备,如液压千斤顶、配重块等,用于模拟实际货物对货架的加载。同时配备测量变形的仪器,如百分表、激光测距仪等,以便精确测量货架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量。
加载方案
确定加载点与加载方式:依据货架结构特点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加载点。通常在每层货架的中心区域及均匀分布的几个关键位置设置加载点。采用分级加载方式,模拟货物逐步放置的过程。初始加载为额定载荷的 20%,之后每次以额定载荷的 10% - 20% 递增,直至达到额定载荷。每次加载后保持一定时间,使货架充分受力稳定,一般保持 5 - 10 分钟。
模拟实际工况加载:在加载过程中,尽量模拟实际使用时货物的分布情况。例如,对于形状规则的货物,按照其堆放方式均匀加载;对于不规则货物,考虑其重心分布进行加载,确保加载方式能真实反映货架在实际仓储中的受力状态。
检测指标与测量
变形量测量:在加载过程中,重点测量货架的关键部位变形量,如层板的挠度、立柱的垂直度变化等。使用百分表或激光测距仪,在加载点及相关关键位置进行测量。层板挠度是重要指标,依据标准,层板在额定载荷下的挠度一般不应超过其长度的 1/200 - 1/300,以保证货物存放的平整度与安全性。
结构稳定性观测:密切观察货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有无异常响声。任何连接部位的松动,如螺栓的位移、焊点的开裂等,都可能影响货架的承载性能,需详细记录并分析。若出现异常响声,可能预示着结构内部应力集中或部件损坏,应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全面检查。
结果判定与评估
判定标准:依据 SB/T 10166 - 1993 标准,当货架在达到额定载荷后,各检测指标均满足要求,即变形量在规定范围内,结构无明显松动、损坏,连接部位牢固等,则判定货架承载性能合格。若有任何一项指标超出标准范围,货架承载性能判定为不合格。
评估与建议:对检测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分析货架承载性能的优劣。对于合格的货架,可进一步提出优化建议,如改进结构设计以提高承载效率。对于不合格的货架,深入分析原因,如材料强度不足、结构设计缺陷或焊接质量问题等,并给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货架的优化与改进提供依据,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